粮食行业分析: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眼下,秋粮收获已近尾声,多个主产区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南方晚稻收获也进入尾声。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季。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粮食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极端天气、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粮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
面向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除保障粮食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更要保障粮食流通、加工、收储、贸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秋粮丰收之际,我国秋冬种也已接近尾声。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