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调查分析:黑龙江10年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
民以食为天,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黑龙江作为产粮大省,10年来,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这里。前不久,黑龙江提出了新目标——5年左右把粮食产量增加1000万吨。
在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中,近些年来“北粮南运”已成事实——黑龙江正是其中当之无愧的“排头兵”。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10年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加强黑土地保护,是提升粮食产量的“关键密码”。今年黑土地保护法出台,让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但仍要看到,黑土地大规模开发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黑土地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
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农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显示:从现实来看,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仍不时出现相关违法问题:在黑土地上乱占乱建;黑土区水土流失出现侵蚀沟,导致黑土地数量减少、土层变薄,但在侵蚀沟治理上,资金缺口大、地方推进缓慢;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全方位构建黑土地保护生态系统任重道远。
可喜的是,人们对黑土地的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田长制”责任体系正在构建完善,不同技术路径下的黑土地保护模式也在得到应用推广。如今,保护性耕作模式成为黑土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技术路线,正让黑土地“重返青春”。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黑龙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6,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6.2克/千克,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地块耕层厚度平均达30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