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深度调研:农业数字化技术开启了农业机械化智慧监管应用的新篇章

  目前我国农业数字化技术发展很快,在农业遥感、农机导航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处于‘并跑’的状态。以4G/5G通信为核心的信息化监测技术在农机作业上的成功实践,将大规模农机作业监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开启了农业机械化智慧监管应用的新篇章。

  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综合运用4G/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展了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了农机作业数字化监管系统,可实现农机深松、翻地、平地、旋耕、播种、插秧、施肥、喷药、收获、秸秆还田、打捆等全程作业实时位置监控、轨迹回放、作业量统计、作业质量分析、作业重漏区域检测、跨区作业监测、作业补贴核算等。

    该系统已在全国26个省市、629个县区、4990个合作社、314个国有农场开展了规模化应用,农机作业监管终端安装超过20万套,服务作业面积2亿亩,监控农机作业地块数量1600万个,获取作业照片数量1.3亿张,累计总数据量达70TB,总记录数达到590亿条。

   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耕地资源丰富,黑土地肥力高,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发展智慧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以“筑牢中华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好黑土地保护和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目标,加强农村地区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信息采集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监测体系,构建黑龙江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为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农业应用,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主要环节建立模型算法,提升算力和智能决策水平,建设农业智慧大脑。

   第三,加强自主高端农机装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力争3年—5年内实现国外高端农机装备的全替代,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第四,面向生产经营主体,建设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互联网+农业服务业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农机服务”“互联网+农技推广”“互联网+农资供应”等数字化生产服务业。

   第五,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

   第六,围绕水稻、大豆、玉米和养殖业,建设智慧农业试点,集成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发展新模式,提升农业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促进乡村三产融合,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


相关推荐
碳市场分析:目前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量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
2022-12-08
海运市场前景分析:全球LNG贸易运距不断增长
2022-12-08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分析:预测可再生能源新增电量将占全球新增电量的90%以上
2022-12-08
稻谷种植行业现状分析:目前四川500余万亩再生稻迎来丰收
2022-12-08
天然气市场分析:拉萨天然气站每天外输天然气达到19万立方米左右
2022-12-08
茶饮行业调查分析:中国年茶叶消费量超过200万吨
2022-12-08
环境污染市场分析: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57.7万吨
2022-12-08
二手房市场现状分析:1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重回2000套水平线以上
2022-12-08

Copyright@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5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