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分析:近两年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持续增长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今年以来,各银行机构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1月14日,年内已有36家银行发行47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2539.87亿元,无论是发债机构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远超去年。2021年,共有17家银行发行25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为950.55亿元。
作为重要的绿色融资工具,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从发债机构类型看,国有大行是绿色金融债发行主力。政策性银行方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年内共发行9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602.3亿元。
近两年,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推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及领域的统一和规范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债券是一种成本低期限长的融资工具,因此受到包括国有大行、政策性银行等各类银行的积极跟进。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意味着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业务评价不再局限于绿色贷款,而是将内涵扩大至各项绿色金融业务,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当前,银行机构面临的绿色评价更加严格,为了适应更大规模的绿色信贷投放,需要发行更多的绿色金融债券,从而扩充负债端资金来源。
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绿色金融债券规模上升,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要确保用于绿色领域,切实服务绿色发展。对银行来说,绿色信贷业务涉及领域广,技术性和专业性强,需要提升业务人员专业水平,把握绿色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识别相关风险,让绿色债券资金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