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调查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工智能带动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截至目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500余家,带动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考核评估中排名第四。
据悉,天津市滨海新区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形成1个(石油化工)三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汽车和装备制造)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7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综合发展水平获得4级以上称号。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重点建设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10条主导产业链,1-9月产业链实现产值6669.95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0.8%;1-9月全区规上工业实现产值8255.59亿元,同比增长8.6%。着力推动总投资4990亿元的中环光伏叠瓦组件项目等271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9月工业投资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15.7%。
据介绍,滨海新区面向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5大领域,打造近300个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等10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赋百景,智慧滨城建设按下加速键。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成为美丽滨城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推动先导区在综合支撑力、产业聚集力、创新创业活力、融合创新应用等水平和能力的大幅提升,持续攻坚核心技术、持续挖掘应用场景、持续举办大型活动,探索形成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天津(滨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