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育种行业分析: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品种培育上,选育推广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主要粮食和畜禽品种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企业发展上,形成一批航母型领军企业、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企业、专业化服务平台企业;在创新水平上,建立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现代育种新模式。
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育种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取得很大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主要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85%。但是,从农业生产看,发达国家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60%,我国仅为45%。从品种看,我国玉米、大豆单产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生猪、奶牛等重要畜种饲料转化率、产奶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从科技发展看,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育种联合攻关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和水平。
种业产业链条涉及政产学研银等不同主体,推进育种联合攻关,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塑形”就是做到真联合,把资源创制、亲本组配、测试鉴定、示范推广等创新环节“串”起来,把链条上的科学家、企业家及相关产业主体聚起来;“铸魂”就是建立真攻关的机制,既要辅之以义,也要辅之以利,义是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利是资源共享、利益分享,通过政策引导,把现有的资源、材料、技术、人才用起来,发挥不同主体优势作用,一体化组织推进。